影響射頻探針的因素有哪些?


頻率匹配
根據待測電路用途的不同,建議使用工作頻率與該用途匹配的探針。一些型號的探針設計可支持高達110 GHz的頻率。大多數射頻探針的阻抗為50歐姆,但是同時也存在針對高頻測試需求的高阻抗探針、差分探針及雙信號探針(SGS)。
結構
在對待測電路進行測試時,需要經傳輸線向該待測電路發送信號。射頻探針至少需要兩種導體,一種為信號導體,另一種為接地導體。這些導體的結構決定了待測電路測試所需的探針類型。探針結構分為GS(接地-信號)、GSG(接地-信號-接地)以及GSSG(接地-信號-信號-接地)三種。zui常見的射頻探針結構類型為GSG,該結構與共面波導類似。
探針間距
探針間距是指探針針尖與其中xin之間的距離,一般為150/250微米。雖然探針間距的可行范圍為50~1000微米,但過大的探針間距不適用于毫米波頻率。
下觸
下觸是指探針針尖與晶片、元器件或印刷電路板表面發生接觸這一動作。其中,探針所施加的接觸力應足以允許對待測設備進行測量,但不應高至對待測設備表面造成損傷。
探針工位
探針工位用于射頻探針在硅片上的定位。通過探針工位,可在將晶片調試至各個管芯之前或之后,進而實現從基本的連續性或隔離狀況檢查,至微電路全功能測試的各項測試操作。
探針滑移
當探針與待測設備接觸時,以及當探針在沿Z-Y平面移動的過程中發生彎曲時,探針Z軸將會發生變化。理想的探針滑移量為1密耳(25μm)。探針的沖程越大,或探針所受的下壓力越大,探針在針墊上的滑移量便越大。探針的滑移率越小,其對過大沖程的耐受程度就越高。
查看更多(共0條)評論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