語言版本
    影響射頻探針的因素有哪些?
     2022年12月01日 |閱讀次數:63
    在高頻測試當中,高頻產品元器件的測試需要使用復雜的測試設備,該設備可包括矢量網絡分析儀(VNA)、晶片探測系統、高頻探針、半剛性或柔性同軸射頻線纜以及校準基板。由于射頻探針必須與待測設備實現物理連接,因此是這一測量系統中zui為關鍵的一環。高可靠性射頻探針應該具有特征阻抗(通常為50歐姆)不發生退化的阻抗可重復性,在多次插拔后,相互配接的連接器上不允許出現肉眼可見的物理磨損。


    頻率匹配

    根據待測電路用途的不同,建議使用工作頻率與該用途匹配的探針。一些型號的探針設計可支持高達110 GHz的頻率。大多數射頻探針的阻抗為50歐姆,但是同時也存在針對高頻測試需求的高阻抗探針、差分探針及雙信號探針(SGS)。

    結構

    在對待測電路進行測試時,需要經傳輸線向該待測電路發送信號。射頻探針至少需要兩種導體,一種為信號導體,另一種為接地導體。這些導體的結構決定了待測電路測試所需的探針類型。探針結構分為GS(接地-信號)、GSG(接地-信號-接地)以及GSSG(接地-信號-信號-接地)三種。zui常見的射頻探針結構類型為GSG,該結構與共面波導類似。

    探針間距

    探針間距是指探針針尖與其中xin之間的距離,一般為150/250微米。雖然探針間距的可行范圍為50~1000微米,但過大的探針間距不適用于毫米波頻率。

    下觸

    下觸是指探針針尖與晶片、元器件或印刷電路板表面發生接觸這一動作。其中,探針所施加的接觸力應足以允許對待測設備進行測量,但不應高至對待測設備表面造成損傷。


    探針工位

    探針工位用于射頻探針在硅片上的定位。通過探針工位,可在將晶片調試至各個管芯之前或之后,進而實現從基本的連續性或隔離狀況檢查,至微電路全功能測試的各項測試操作。


    探針滑移

    當探針與待測設備接觸時,以及當探針在沿Z-Y平面移動的過程中發生彎曲時,探針Z軸將會發生變化。理想的探針滑移量為1密耳(25μm)。探針的沖程越大,或探針所受的下壓力越大,探針在針墊上的滑移量便越大。探針的滑移率越小,其對過大沖程的耐受程度就越高。



    暫無評論
    我要評論
    評論內容*
    驗證碼*
      
    EZCON Telecom Technology (changzhou) Co., Ltd. CopyRight ? 2023 - EZCON Telecom Technology (changzhou) Co., Ltd.版權所有   網站地圖   所有標簽   免責聲明   中環互聯網常州網站建設
    国产真实乱人偷精品视频_综合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_女邻居掀开短裙让我挺进_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I6